财联社7月8日讯(实习生 蒋习 记者 彭科峰)作为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大国有行上半年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况如何?相比去年同期是增长还是减少?
今日,根据易董数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上半年,金融监管局针对国有六大行开出罚单共189张(注:以公告日期为准,不包括从业人员罚单),同比增长80.0%,罚款金额总计达1.01亿元,同比增长53.7%。
按照相同的统计口径,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款金额,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都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六大行罚单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上半年金融强监管持续
今日,根据易董数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金融监管局针对国有六大行开出罚单共189张,同比增长80.0%,罚款金额总计达1.01亿元,同比增长53.7%。对比来看,在同样的统计口径下,2024年同期,国有六大行共收到金融监管局的罚单105张,罚款金额总计达6560.1万元。
从罚单数额的分布区间来看,共有143张罚单金额小于50万元,占罚单总数的75.7%。罚款金额超200万的罚单仅有7张,占比3.7%。其中,金额最大罚单来自私人银行部,被罚950万元。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因贷款审查不尽职,信用卡审批、交易不规范,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被罚355万元。
具体到各大银行的罚单数量,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别收到罚单38张、37张、35张、34张、28张、17张。
而从罚款金额来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被罚金额分别为2620.5万元、1994.0万元、1780.0万元、1369.6万元、1341.6万元、980.0万元。

信贷三查问题为处罚“重灾区” 业内称银行应强化信贷全流程监管
违规集中在信贷业务,189张罚单中涉及信贷违规的约115张,占比60.8%。
其中信贷三查为“重灾区”。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和贷款审查不尽职分别被提及28次、45次和50次。此外,信贷管理混乱被提及22次,违规办理、发放贷款被提及18次。

对此,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六大行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显著增长的现象,反映出监管力度在持续强化。监管部门加大检查与惩处力度,旨在强力纠偏银行业务运营中的违规行为。从积极角度看,这表明监管对银行业务规范的重视程度提升,以更严格的标准督促银行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然而,罚单大幅增长也侧面反映出银行在业务操作中违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过往可能存在部分违规行为未被及时发现或惩处力度不足的情况,致使一些违规操作长期存在。
“信贷全流程三查环节实际上是银行的老问题了。”王蓬博认为,针对信贷管理这一顽疾,银行强化全流程管控,用科技手段优化贷前评估与贷后监测。同时明确各环节责任,建立制衡机制,加强员工合规培训,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